產品搜索:

如何應對夏季高溫對母豬繁殖性能的不良影響
每到夏季,由于高溫及其他各種因素影響,導致母豬采食量下降、泌乳量減少,仔豬腹瀉率上升、成活率下降,母豬子宮炎、乳房炎、無乳綜合征的發(fā)病率上升,配種率下降、死胎率上升、產仔數(shù)減少。分析母豬夏季繁殖性能下降的因素,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顯得尤為重要。
影響因素
內分泌因素
高溫,特別是豬舍氣溫在35℃以上時,可直接刺激腦垂體,造成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障礙,影響促卵泡素、促黃體素和雌激素分泌,從而影響母豬的發(fā)情和排卵。有研究表明,母豬受到持續(xù)性熱應激后,會間接地影響卵巢機能,嚴重時會誘發(fā)卵巢囊腫。
營養(yǎng)因素
夏季氣溫高,母豬散熱困難,采食量減少,使得母豬哺乳期失重大,會出現(xiàn)不規(guī)律的發(fā)情和排卵,造成不發(fā)情、發(fā)情延遲,影響配種和受孕,出現(xiàn)死胎和弱胎以及母豬淘汰率上升等情況。高溫季節(jié)飼料中維生素穩(wěn)定性差,當環(huán)境溫度超過30℃,脂溶性維生素A、E失效快,而它們是維持正常繁殖活動的基本物質。
公豬因素
公豬精液的活力與環(huán)境溫度呈負相關,環(huán)境溫度越高,精液活力越低。夏季豬舍溫度多在38~40℃,公豬性欲下降(高溫使無交配欲的豬所占比例高于常溫季節(jié)),精液品質降低(精液稀薄,且射精量減少,死精、弱精增多),是夏季母豬受胎率低的直接原因。
霉菌毒素因素
高溫易使飼料發(fā)生霉變,母豬采食了發(fā)霉的飼料,會造成采食量下降。另外,霉菌毒索(如玉米赤霉烯酮)易使母豬發(fā)生流產、死胎、木乃伊胎、乏情、后備母豬假發(fā)情等現(xiàn)象。
疾病因素
夏季高溫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快,母豬產后無乳綜合征發(fā)病率上升,子宮內膜炎發(fā)病率增加;同時由于大量蚊、蠅滋生,造成細小病毒、乙腦、藍耳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流行加劇。
綜合防控措施
飲水器中水應保持適當?shù)牧魉?,以保證充足的清潔飲水,水溫應控制在10~12℃。夏季早晚分別對公、母豬進行驅趕運動,每次1小時左右。在早、晚天氣涼爽時喂料,由干粉改喂?jié)窳?,或由每天?次改為每天喂3次,即晚上增加1次??刂坪?。
母豬膘情,及時淘汰有繁殖缺陷和老齡的公、母豬。配種應在上午8時前,下午6時后進行。對不使用的公豬應加強運動,防止過肥。加強欄舍沖洗消毒工作,每天用清水清洗干凈后,用 威能 1:800噴霧消毒。
調整日糧營養(yǎng),保證適宜的營養(yǎng)水平,夏季種豬消耗增加,營養(yǎng)攝人減少。因此,進入夏秋高溫季節(jié)應提高日糧中能量、蛋白質(特別是賴氨酸水平)、維生素的水平。種公豬飼料蛋白質應在16.0%以上,空懷母豬飼料蛋白質在14.5%以上。同時添加維生素,特別是維生素A、C、E的供給量,除正常給量外,在每噸日糧中應額外添加維生素A、E各40-50克。在母豬飼料中添加倍利能+增益速,倍利能可提高免疫力,減少應激,增益速具有強抗氧化性,減少飼料中脂類的氧化與維生素的氧化分解。
做好夏季防暑降溫工作
種豬舍最適溫度為,配種舍l2~l5℃,妊娠舍18℃,哺乳舍18~22℃。為滿足種豬舍溫度要求,種豬舍在夏季應有通風或噴淋降溫設備,每天應進行淋浴或通風降溫。通過滴水和地面、屋頂灑水,增加蒸發(fā),降低環(huán)境溫度。安裝排風扇,增加通風量(但在35℃以上時單純通風無降溫作用)。安裝濕簾或空調 (種公豬舍),濕簾的良好使用可保證降溫達5℃,種公豬舍可考慮安裝空調,費用雖高一些,但效果較好。為減少輻射熱,可在屋頂、窗戶處搭遮陽網。在飼料中添加度獲滅0.1%+0.2%~0.3%小蘇打能起到防暑降溫作用。
定期檢查精液品質
加強公豬飼養(yǎng)管理,及早發(fā)現(xiàn)有問題的精液。對發(fā)現(xiàn)精液稀少、畸形率高的公豬應改善飼養(yǎng),停止配種,在5周后再檢查,如無改善再淘汰。在公豬料中長期添加增益速3kg+維喜300g,可顯著提高公豬精液質量、增加射精量。
藥物保健
做好豬瘟、細小病毒、乙腦、偽狂犬病等疾病的免疫注射工作。由于夏季高溫期母豬無乳綜合征發(fā)病率高,近兩年衣原體在一些地區(qū)高發(fā),可在母豬配種前注射終結10ml;母豬產后注射菌利高10ml,終結10ml,控制產后感染,預防乳房炎、子宮炎、無乳綜合征。
由于在夏季,飼料更容易霉變,尤其是高溫高濕的天氣,同時夏季也是附紅細胞體、弓形體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在這個季節(jié)要做好霉菌毒素的防控與血液原蟲的防控,具體措施:飼料中長期添加倍寧,可起到解毒、排毒的作用,附鏈康1kg/噸料+君畢妥1kg/噸料,豬群每隔45天添加一次,連用7天。